本文转自:环球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壶关县把星级文明户创评作为基层治理的“动力源”。在创评工作中,坚持“+”激励措施和工作机制,在全县营造了以“星”为荣,创“星”争“星”浓厚氛围,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
一、围绕工作目标,增强星级文明户创评向心力
“星级文明户”创评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展现农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真实写照。壶关县现有农户,力争四分之一的星级文明户要评定挂牌。按照这个工作目标,全县及时召开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推进会,印发《壶关县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壶关县年“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的通知》,对创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确保此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下拨工作经费50万元和星级文明户牌匾专项资金50万元。全县10个乡镇迅速行动、层层落实,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宣传委员任成员的创评领导小组,个村成立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创评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村具体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星级文明户创评生命力
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关键取决于工作机制强不强。为进一步推动“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走深走实,壶关县创新工作机制,激发群众“评星”热情,对评为六星级以上文明户实行“五个优先”激励政策,即:优先推荐文明家庭评选;优先推荐在本乡镇内企业或产业项目中就业;优先评先评模;在产业项目发展上,优先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在评选过程中,创评要求坚持“四个高于”:“星级文明户”思想觉悟高于一般群众;示范能力高于一般群众;奉献精神高于一般群众;总体评价高于一般群众。做到“三个不能”:涉及黄赌毒不能参评;涉及违法违纪违规、有失信记录的不能参评;不积极参与村上公益事业累计3次以上和有悖《村规民约》的不能参评。同时,对五星级以下文明户积极开展“三位一体”和“三助一”上星帮扶活动。“三位一体”即:包村干部联户、党员包户、工作队帮户。(包村干部联户:包村干部划片分区,深入辖区农户家中,讲解评选政策和细则,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员包户:每名党员按照“就亲、就近、就地”原则,联系一定数量农户,解决农户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农户创建成为星级文明户;工作队帮户:驻村工作队发挥部门优势,给予农户教育、指导、帮扶,确保星级文明户创评顺利开展。)“三助一”即:能人添“薪”、乡贤暖心、干部贴心。(能人添“薪”:通过乡村能人带动基础薄弱农户增收致富,发挥“薪”的种子作用;乡贤暖心:乡贤要打好“亲情牌”,切实发挥好桥梁、榜样作用,积极带领农户参与星级文明户创评;干部贴心:党员干部要主动关心上星农户,用真心换真情,带动农户“追星”。)综上所述,“五个优先”是激励政策、“四个高于”是政治态度、“三个不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三位一体”和“三助一”是你的“成星点名”活动。
三、优化创评环节,增强星级文明户创评吸引力
为了让星级文明户创评扎扎实实,真正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壶关县积极探索运用“知星”“评星”“追星”三个环节,推动创评工作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一是宣传“知星”造氛围。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生态壶关”APP,壶关县融媒体中心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宣传评选活动重要意义和内容标准。各乡镇(村)在公共场所悬挂标语条,张贴宣传海报余套,利用大喇叭、宣传栏等,营造浓厚的星级评定氛围。
二是精准“评星”严把关。在创评工作中,严格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乡镇审核、张榜公示、嘉许授牌、资料存档6个步骤开展工作。对每项工作时间节点进行明确,让群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对星级文明户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定一次,该增星的增星、该降星的降星、该撤星的撤星。
三是广泛“追星”促文明。把“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与“道德模范”、“壶关好人”、“文明家庭”“当代乡贤”评选结合起来,与文明村镇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有热度的十星级文明户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星级文明户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星级文明户创评就是要真心为民,与群众亲;一心为民,让群众认;团结民主,使群众信;阵地有魅力,让群众服。作为宣传部门,要认清星级文明户评定,是责任清单也是工作要求,更是政治任务。就是要按照要求抓落实,按照节点抓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引领乡村新风尚,激活基层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