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三年前,还得选派工作队进村帮扶,三年后,却成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探索出了基层治理的“卫家庄标本”。
如今,走进百尺镇卫家庄村,如同画中村的“田园图景”在眼前次第展开,处处彰显新时代太行山村的“过人颜值”和“画中气质”。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用了一个“村事即家事”的善治“金点子”。
卫家庄村地处百尺镇西北方位,因为地下没资源、地上没人气,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去的也不多。说起外地,群众羡慕;谈到本村,百姓叹气。村中人口越来越少,活力越来越小。一些党员发出了“什么时候,我们村也能像龙泉镇刘寨村一样,有项目上、有红可分,有人参观、有人投资”?
面对群众的期盼,村党支部一班人虽然绞尽脑汁,尽了最大努力,却仍然想不到一个解决办法,去年换届新当选的支书、主任“一肩挑”的郭红兵想起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光靠几个村干部,难以做到各方面都满意。村上怎么样治理好,还得问问老百姓。于是,“卫家庄是我家、治理靠大家”“金点子”征集工作开展了起来。一时间,大家你一言他一语,纷纷献计献策。
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说,单看每一家,家家都干净,再看全村庄,有的地方干净,有的就不干净?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包村干部秦国红顿悟,“你是让‘村事’变成‘家事’,成为大家的事?”这位老人笑而不语。这样,“村事当家事,人人有责任”的“金点子”征集而来,“有事大家干”成为常态。
说了算,定了干。他们一是建立了村“两委”干部与在外工作能人“一对一”结对联系台账,经常征集在外人士的治村“金点子”,确保内外联系不断线。二是开展定期分析研判。对搜集上来的乡村治理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判,初步筛选,形成台账。三是建立支部书记“点对点”征集“金点子”工作制,针对初筛形成的、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台账,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士沟通,形成初步意见,提交“两委”会商议。
目前,全村户户主、29名党员、23名村民代表、7名“两委”干部都参与到了这一活动中。
带来一个“人人讲卫生”的喜人“小变化”。
门前屋后的“脏乱差”曾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环境问题,更是乡村治理的难点,如何扫掉这个陋习、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是“有事大家干”的第一个切入点。
借助“六乱”整治,一个人人动手、家家打扫、街街干净、路路卫生的“治六乱、靓家园、迎小康”村庄整洁专项行动开展了起来。一是不用动员、仅搞部署。以前是开会再开会,人都动员不起来。这次,大家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家家分了路段、责任区,你家打扫了一遍,我家还洒水一次。自此,村中风气形成“正气”。二是靠前指挥,带头行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村干部。以往,一些村干部是“只动口、不动手”,这次,村干部是“既动口、又动手”。不但亲自干,而且“建清单”,针对重点区域、难点路段,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三是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对破损路面、围墙、护栏、管网堵塞、人行道板砖松动等基础设施问题进行集中维修维护;及时清运村中杂物,全面清除绿化带杂草,对部分毁绿种菜和饲养家禽的住户,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和告知工作,零星小菜地、家禽都得到有效清理;定期清洗果皮箱等垃圾容器,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整治清理乱写乱画的小广告;对乱拉乱挂、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四是建立机制、常态管理。经过“四议两公开”,设立保洁员3名,清运员2名,垃圾桶12个,倡导垃圾分类。同时建设了2个街心“小花园”、4个“口袋小品”,实现了“短期环境改善、长久机制建立、卫生习惯养成”,村民们不再到处乱扔垃圾了,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前难治理,是因为干部干、群众看,现在好改变,是因为干部干、群众跟着干。”组织委员秦江辉说。
村民侯迷清自豪地说,“我们村现在卫生好、空气好、环境好,房前屋后干净,进村道路整洁。出门就是小公园,抬脚就进‘口袋小品’,住得比城里还要舒服”。
交上一份“幸福感满满”的成绩单。
在基层治理中,卫家庄村有了“大变化”。
一是基本实现“六个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房屋美化、卫生洁化、生活现代化,家家通了自来水,街街安装有路灯。
二是运行实现“秩序化”。年年开展“孝老敬亲”,人人都讲“尊老爱幼”,常常评选“和谐家庭”,户户争当“幸福邻里”,处处洋溢“互帮互助”,办事讲究“先来后到”,天天传诵“好人好事”。张军方的公公因病瘫痪在床,需要有人照顾,她就十几年如一日,边打零工边和婆婆一起照顾公公。她常说:“一家人,照顾公公是我应该做的”。
三是产业实现“多元化”。据党支部书记郭红兵介绍,在乡村治理中,“六乱”整治是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一起抓的。这几年,他们上马光伏发电,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了50座春秋大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了乡村旅游、设施农业、杂粮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群众增收门路越来越宽,日子越过越好。
四是面貌实现“新风化”。村委会修订了“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许多好人好事。谁家用钱了,村民之间相互拆借,不打欠条,说哪天归还就那天归还,没有一家赖账或出现差错。人人讲诚信,户户守规则,说话板上钉钉,现在,他们正在争取申报县级“文明村”。现在,卫家庄不仅笑声多了、歌声甜了、精神爽了,而且脑子活了、胆量大了、心气足了。
五是稳定实现“制度化”。村党支部严格执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票决制度,保证村级重大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和党员带动下讨论决定。规范了村务财务管理。对村务财务实行制度、票据、考核、档案“四统一”管理;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实行专户、使用、备账“三统一”管理。开展了“清、化、收”专项行动,化解社会矛盾,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不稳定问题,维护了全村大局的稳定。推动了公共服务全覆盖,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卫生室、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小组,实现全覆盖。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为农村基层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镇党委书记杨明方说,“对于卫家庄的治理工作,组织是满意的,群众是得意的。实践证明,党支部坚强有力,基层治理就有声有色,就很得群众支持,开展工作、乡村振兴就有了硬核底气。今后,镇党委将进一步搭建平台、创新举措,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