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庭院不仅美化生活更能增加收入山西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近年来,山西省壶关县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小院子”带动“大流量”

6月的太行山深处,阵阵清风拂过密林翻起层层绿浪。一幢名为“清风雅居”的乡间小院内,女主人马计平为小憩的游客备上了一壶好茶,与大家闲谈当地的人文风情。

别致精美的庭院虽然面积不大,但院内绿树掩映,鱼池流水赏心悦目,拾级而上来到二楼,推窗可见青山云雾。屋子里,典雅屏风、木质桌椅、丛丛绿植处处展现着原汁原味的田园乡村元素。

“打造这个院子,就是要让游客享受放松的生活方式。”位于大峡谷镇的丁家岩村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民宿有着独特优势,马计平与丈夫郭兵按照自己的兴趣收拾小院子,从房间设计到花草种植,二人亲力亲为将老屋改造成可餐、可茶、可宿的诗意空间。

“曲水”“行云”“栖山”……5间独具特色的客房,诗情画意的名字无不倾注夫妻二人的心血。对马计平而言,这既响应了家乡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也让游客有了体验向往生活的场所,更承载了她惬意的生活,实现了“三赢”。

在壶关,借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挖文化内涵,这里不断探索“庭院+特色文化旅游”模式,引导农户发展悠然山庄、清风雅居、岭秀山庄、宋雅未央、九月客舍等精品民宿,“小院子”带动“大流量”,引爆“新经济”。

“小巧的庭院经济有着不小的助农增收空间,《壶关县支持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等多种扶持政策的出台,更是给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大峡谷镇党委书记牛晨耕说,大峡谷镇大力实施“庭院+”发展模式,建设了优势产业集群,有效带动全镇20户农家乐提档升级。

“小作坊”成就“大产业”

“一个菌棒能出2斤平菇,咱这屋能出多斤,按目前市场收购价每斤4元算,能挣元左右……”壶关县东井岭乡北行头村村民许聚保早早地便来到自家旧房,边照料屋内的菌棒,边盘算着未来的收益。

“咱们村大部分村民都有闲置的老宅,自从种起平菇,庭院不再乱堆乱放,收入也增加了。”北行头村党支部书记皇甫连胜介绍道,依托本村森宝种养专业合作社,村民庭院种植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分户经营种植模式,保障平菇出栏质量。

针对村民资金暂时短缺问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垫资为村民代购菌棒,待平菇销售后,村民再偿还菌棒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种植户实行保价收购。

“闲置老宅,空着也是空着,现在利用起来种植平菇,一方面咱也有份事业,另一方面收入增加了,多好的事呢!”村民郭李晨说,森宝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每天都会上门指导,及时跟进,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