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西村扶贫不让一人掉队“我原来住在河西一个叫西村的自然村,那里连手推车也进不去,生产、生活不方便不说,就是想发展个什么也不行。国家移民搬迁政策实施以来,支村‘两委’积极落实,西村整个自然村52户全部移民搬迁到了行政村,我还承包了四个蔬菜种植大棚和10亩菜地,种了西红柿、牛角、豆角、线椒,光去年一年就挣了10万元。”说起这些,今年57岁的马玉孝高兴得合不拢嘴。和马玉孝在一起搞蔬菜种植的万爱国、王全福、王安定听说有记者采访,都跑了过来:“我们都是从自然村搬到行政村,只要政策好,村里能落实,致富有希望,我们就会铆足劲干,争取当个脱贫致富的好典型……”壶关县河西村共户口人,其中贫困人口户人。在精准扶贫中,该村严格按照要求,结合村情实际,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在脱贫致富规划中,记者看到全村去年完成移民搬迁脱贫户人,今年移民搬迁扶贫35户89人;蔬菜种植、光伏发电两项扶贫项目分别带动22户43人、20户36人;生态补偿脱贫3户5人;社会兜底27户42人。明年,村里将新建日光温室大棚,带动脱贫26户42人。后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带动脱贫11户23人。户人全部列入脱贫规划,精准扶贫到了每一户每一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扶贫力度,我们村不能让一户一人掉队。村党支部书记姜秦旺联合20多户带头成立了壶关县野山坡专业种养合作社,吸纳贫困户打工挣钱,有效解决了搬出来、有活干、能致富、留得住的问题。前年旱地西红柿市场行情不好,种植户赔了不少钱,去年支村‘两委’决定免除租金,这不但给了种植户极大鼓励,而且给了想搬又怕搬出来没事干的老百姓很大的信心。”村会计王三孝告诉记者,“村里还注重智力帮扶,为孩子考上大学的贫困户给予经济补偿,帮其渡过难关。接下来,村里将联合合作社扩大养殖肉鸡规模,并办个羊场,让更多的贫困户早日坐上脱贫致富快车,过上小康生活。”(申学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