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华
韩利萍
王文胜
程玉珍
王俊平
安慧霞
景生启
宰红斌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站上领奖台,接受全社会的尊敬和点赞。11月27日,山西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召开,对一年来在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授予孙晓普等名同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医院等65个单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授予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建军科创研发技术中心等个集体山西省工人先锋号。
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我省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纲,朝着“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十五五”基本实现转型、“十六五”全面实现转型的征程奋勇前进。实现宏伟蓝图,归根到底要靠劳动创造,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爱护劳模的良好氛围。广大劳动群众要在创新创业中敢为人先,在实践实干中大显身手,在转型奋斗中再创佳绩,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不畏险阻、勇毅前行,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刘军华,男,汉族,年12月出生,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技校毕业,现任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大队队长。
26年来,刘军华先后参建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大西高铁、太焦铁路、雅泸高速公路、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火箭垂直转运轨道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难点工程,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经他测量过的桥梁、隧道、路基达多公里,相当于用脚步丈量出了从太原到三亚的距离。经他手的测量工作无一错误,多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等。
在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建设中,他把CRTSⅡ型轨道板检测标准由“德国标准”变成了“中国精度”,打破了德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在国内首例采用曲线重轨的航天发射场转运轨道——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火箭垂直转运轨道工程中,研发的“用于火箭垂直转运轨道超宽轨距精调与平顺性的检测方法”,彻底解决了世界第一条小半径超宽轨距高平顺性精调无法直接测量“轨距、水平、超高、轨向、高低、扭曲”等难题。
作为国家级“刘军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他先后编写部级工法10篇,取得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专利6个,工艺创新多达余项,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多万元,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以及高超的技能,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职工创新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能工巧匠等多项殊荣。
韩利萍,女,汉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
“技能报国”是她的人生夙愿。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韩利萍坚持以国为重,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一次次攻克了火箭发射平台数控加工技术难关,她提出的“阀体复杂孔系五步操作法”解决了“长征七号”发射平台阀体孔系公差边界范围窄、冗余空间小的难题,使发射平台控制支撑臂调平精度的关键控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确保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火箭精准入轨,为我国圆满完成空间实验室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韩利萍先后创新攻关余项,其中5项获国家专利,12篇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复杂型腔螺旋线驱动切削”“深槽尺寸变形控制”“薄板盘类零件模块化快装”填补了国防和宇航重点产品加工空白,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她领衔的“韩利萍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成为企业攻坚克难的基地、技术交流的平台、人才培养的摇篮。她以严慎细实的作风、坚持不懈的奋斗和默默无私的奉献在三尺铣台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在追逐航天强国梦想的人生舞台践行着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该同志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系山西省委联系服务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西省首届“三晋工匠”,年度大国工匠。
王文胜,男,汉族,年11月出生,山西平顺人,现为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首席技师,中共党员,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工匠提名奖、山西省职工优秀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一等功、三晋技术能手、“首届感动潞安年度人物”等荣誉,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王文胜同志参加工作30年来,扎根井下,刻苦钻研,勤奋学习,靠自学取得本科学历和高级技师资质。他全身心投入技术革新和技术传承,为企业发展节约大量资金,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他带头编写教学课件,每年送技能进队组余次,平均授课都在个课时以上。带出的徒弟中,有9人取得了高级技师资格证,4人被聘用为潞安集团首席技师,3人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人分别取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证,6人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2人被授予山西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带头完成技术创新项目项,取得国家专利22项,先后三次获得山西省五小竞赛一等奖,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多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开展远程教学,培训职工人次。其先进事迹被《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煤炭报》《山西工人报》《上党晚报》、山西卫视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程玉珍,女,汉族,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长治市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年的农村“两委”换届中,程玉珍回到刘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抵押了自己的美容院,贷款万元,规划建设移民安置小区,让40多户群众搬出了阴暗潮湿的土窑洞,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她带领村民修通了出村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建起了养老院,改造了办公楼,硬化了街巷,安装了路灯,建成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完善配套了基础设施。同时,建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成座大棚,规模化养殖场、KW光伏发电站,小杂粮加工厂,种植旱地蔬菜余亩,小杂粮余亩,开发了农家乐,形成了旱地西红柿红色牌、生态扶贫旅游绿色牌、光伏发电蓝色牌和创业就业本色牌的四色产业。年年底,刘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多元。现在的刘寨村是一个班子团结、村风文明、环境优美、业兴民富、稳步发展的新农村。
程玉珍先后被授予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年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五一劳动奖章,年荣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
王俊平,男,汉族,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委员,山西省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中国消化内镜中心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内镜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西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带头人。
作为曾经的山西省紧急医学救援队组长,在突发事件中,他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年春节,年近花甲的他再次主动请缨,加入我省首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是我省派出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医务人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家,王俊平在胃肠道水代谢及慢性肝病研究等方面承担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专著20部,国家专利12项。是山西省卫生健康领域“三晋英才”支持计划的高端领军人才,先后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和中国医师奖等。
安慧霞,女,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礼仪幼儿园总园长。
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传员及省特级劳模的她,29年来从三方面践师者初心,担幼教使命:创新创建创为集团办园治理体系。她首开山西省公办幼儿园集团化管理先河,在全省幼儿园中率先实行人才管理、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创新管理理念,实施园长职级制、教师星级制、同工同酬制、分园目标考核制等动态机制建设,彰显出卓越的治理能力。联合联管联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在管理3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将先进教育理念延伸到4所村公办园,帮扶3所普惠性民办园,形成“3+4+3”集团化管理模式,先后作为领航者在省、市召开集团化办园现场会。共商共建共筑幼教命运共同体。她主持国家、省级课题,受邀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到全国各地进行管理理念交流,接待商务部来自非洲的援外项目,法国、新加坡等国家项目,以及我国海南、四川、福建、河北等省参观访问、管理经验交流、园长跟岗挂职,受益园长及教师达万余人。
宋慧霞曾获得省特级劳模、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优秀园长等荣誉称号,国家级、省级、市级集体和个人课题18个。
景生启,男,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湖东电力机务段两万吨重载列车主控司机,被誉为“重载司机第一人”。
世界重载看中国,中国重载看“太铁”,“太铁”重载看“大秦”。参加工作26年来,景生启以职业为事业,用匠心缔造极致,细心成就精准,对6种型号机车的构造性能了如指掌,机车试验用耳朵就能听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列车试闸不用看表就能将不同长度列车的充排风时间精读到秒,运行调速驾驶台上盛满水的杯子滴水不溢,两万吨列车停车对标一米不差,主控操纵中国首列3.15万吨重载试验列车,多次参与了我国重载铁路技术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他驾驶重载列车累计走行亿吨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40圈。先后总结出2.1万吨列车精准操纵法、3万吨列车操纵法、多机平稳过分相等12个重载操纵办法,其中,《2万吨精准操纵法》被作为标准范本,成功复制到我国瓦日、唐呼、浩吉等重载新线,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的空白。
景生启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全国最美铁路人、全国铁路新时代铁路榜样等称号。
宰红斌,男,汉族,年4月出生,山西晋城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五级职员,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宰红斌同志自年从武警部队退伍以来,一直从事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工作。始终以线路安全高效运行为工作目标,面对复杂的线路运行环境,宰红斌同志退伍不褪色,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主持的创新成果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8项,晋城市五小竞赛一等奖等地市级奖项32项;取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其他专利63项;软件著作权8项;合著出版技术著作6部;发表技术论文31篇。年9月《晋城工匠宰红斌:电力行业的“发明大王”》成功登顶学习强国山西学习平台,这是对一线工人的最高褒奖。
曾获山西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专家人才、三晋工匠提名、晋城工匠、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工匠培育计划”导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责编:褚嘉琳、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