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品牌升级战·
看“长治神谷”如何助力现代农合发展
春分一过,沁县沃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抓农时春耕春播,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理事长吴华伟高兴地说:“以前单打独斗,现在握拳出击,今年种植规模又扩大了,全靠‘长治神谷’的带动。品牌响了,销路不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推进‘长治神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
一座城市磨砺一个品牌。
作为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级市农合区域公用品牌,“长治神谷”自年9月创立以来,实行科学、完善的“母子品牌”运营模式,带领我市万余家合作社农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10多个省市,销量同比增加30%,平均溢价10%。“长治神谷”不仅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而且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了建设现代农业步伐,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从单个品牌到区域公用品牌,这是品牌的蝶变。从销量同比增加30%到平均溢价10%,这是品牌的效应。
“长治神谷”的诞生运营,解决了单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无法解决的难题——
商标≠品牌。“靠弱小的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了,人力、财力、物力,样样都缺。”这是我市许多合作社理事长的普遍心声。
实施品牌化,不仅要引导生产主体创品牌,更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品牌。我市邀请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专业团队策划,创建了农合区域公用品牌“长治神谷”,实行合作社子品牌严格准入制度,以统一品牌形象面向消费者,构建“1+N”全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
“1”为“长治神谷”农合区域公用品牌引领,“N”为品牌背后标准化、金融化、电商化服务。通过品牌带动服务模式,整合全市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形成母品牌与子品牌、政府与市场、生产者与服务商等各方面合力,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前,合作社农产品只有商标,没有品牌,小打小闹,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眼下,有了‘长治神谷’带动,由政府背书,政府就是品牌,政府就是公信力,为我们提供各项服务,带领我们闯市场,合作社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壶关县凤凰山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立刚说。
“长治神谷”的诞生运营,优化了农产品和产业结构、推进了农业提质增效——
当前,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原先有些大规模生产的大路货农产品叫好不叫座,已经卖不上好价钱。
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呈现总量充足、温饱型农产品已实现供需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又面临需求升级、高端消费市场空间扩大,但有效供给又跟不上的挑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调整农产品结构,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增加高端供给。
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推动各县区名优特农产品提档升级、做大做优,“长治神谷”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创牌不到两年,出台扶持方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带领农产品北上南下……“长治神谷”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品牌快速在省内外叫响。“长治神谷”引领推动农产品由规模化生产向优质、专用、特色生产经营转变,正逐渐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通过不断提升母品牌“长治神谷”的影响力,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走活了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之路。
“有了广阔的市场销路,我们就能把更多农户组织起来,让更多田地改种市场对路产品,农户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过去做农业,人们用同情的眼光看我们,现在都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武乡县三里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暴永清说。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三农部部长顾益康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就像一张渔网,有着方方面面要改的“网眼”,需要有系统观、统筹观、发展观来看待改革。从“长治神谷”的实践情况看,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就像供给侧“渔网”上的总绳,总绳一牵,“网眼”跟着动,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奋进,“长治神谷”将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完善公用品牌制度设计。坚持品牌引领,出台品牌运营管理办法,动态管理审核授权品牌使用,实现品牌管理发展规范化。
第二步,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由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转型、由粗犷产品向品牌产品转型,一方面巩固杭州“丽水山耕”旗舰店、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展销厅等老阵地,另一方面开拓新市场,同时,积极参加福建、广州、上海等地展销会,让农产品走出长治、走向全国。
第三步,加强对外战略合作。一是与发达地区开展深度融合合作,以新型经营模式打开外地市场,实现共赢;二是举办创业竞赛活动,宣传、策划、经营合作社产品,扩大合作社品牌影响力,实现农产品更高溢价。
品牌农业,强农富民。优化农业布局,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深度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长治神谷”农合区域公用品牌创造的裂变效应还在不断扩大!(常珍珍)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韩焰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