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强五龙山产业富民领路人

产业富民领路人——记壶关县五龙山乡党委书记李志强己亥新春,壶关县五龙山乡分外热闹。从大年初一开始,欢掌底村就开始欢腾了。草莓大棚里,一颗颗火红鲜亮的果实散发出浓郁的馨香,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采摘,棚内每天欢声笑语不断。杨家堆村的花卉大棚里,康乃馨、非洲菊迎春绽放,花香四溢,闻香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水池村的水果西红柿大棚内,同样来客爆满……抓产业带民富。作为全县大棚数量最多的乡镇,五龙山的乡亲们近年来实实在在尝到了产业富民的甜头,年春节,花卉、水果大棚首先迎来了新年开门红。致富路上,乡党委书记李志强是大伙儿的领路人。李志强是年10月从壶关县委组织部调至五龙山乡担任乡党委书记的。五龙山是一个山区乡镇,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全乡24个行政村全部是贫困村。如何发展振兴?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后,李志强提出了“党建强村、产业富村、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组工干部,李志强深知这两句话的含义。东归善村的牛书庆多年来一直在外打工,收入丰厚,是村里公认的能人。李志强多次上门找他谈心,希望他返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趟、两趟……李志强无私为民的情怀、谋求发展的信念深深打动了牛书庆:“李书记,我也是名党员,我一定领着大家好好干,决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紧随其后,又有四五个乡亲们信服的能人被李志强请回家乡当“头羊”,以往软弱涣散的村班子焕发出新活力。李志强又在全乡大力实施“一带双创”“双强双优”“联合组建”等党建工程。通过精耕党建“责任田”,全乡党员干部攥成了一个拳头,乡村两级凝聚成了一个整体,心齐劲足,为全乡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围绕“一乡一业一基地、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发展理念,李志强引导各村因地制宜选产业,并大力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做到贫困村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水池村是全国总工会的帮扶村,李志强和“全总”驻村第一书记夏成方一起多次进京借智借力,终于成功将中国航天种业的优质果蔬品种引进到水池村,改变了村里传统落后的种植结构,提升了种植品质。借助多方帮扶力量,乡里有效整合扶贫资源,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先后投资余万元,发展蔬菜大棚余座、花卉大棚余座、水果大棚10座,种植旱地蔬菜0余亩、油用牡丹亩、干果经济林亩,逐步形成了蔬菜、中药材、花卉草莓、干果种植等多元化产业链条;投资0余万元,新发展光伏发电站14座;投资0余万元,发展小杂粮有机农场2家,规模养殖8家。促进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全乡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长抓产业,近抓就业,能人带动,群众致富,实现了集体有收入、户户都受益、人人能分红的预期目标。到年底,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达到5个,10万元的村8个,5万元以上的村11个。21个村实现整村脱贫,其余3个村年有望摘“穷帽”。修路、搬迁、改水、改电……乡里集聚资金使用,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改善公共服务,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乡村游,把五龙山打造成壶关的‘老顶山’,增加农民收入,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步入新春,李志强又开始规划新的蓝图。来源丨长治日报记者丨张力云编辑丨路璐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