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村庄小李村,却只有一户人家,这是

村庄也就是农村人们聚居的地方,因为人们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通常称为农村。村庄是固定的,但人口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说,一个固定的村庄,由开始的几户人家,经过代代的繁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的村落。

但什么都有例外,在河南滑县有一个村庄叫小李村,却有一个只剩一户人家的村庄,它经历了什么?这是咋回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李村也可以说是咱们国家最小一个村庄的存在。它位于河南省滑县大寨乡正南,间隔孤屋村再往南一华里左右就到了。在现在看来,远看像个土丘,也只有走到近处,才能看到几间的旧瓦房。

据说在很早以前小李村也是个上百口人的大村庄,可怎么能衰落到现在只有一户人家的情况呢?小编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曾问过不少年龄较大的老人,但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说法。

由一个上百人的村子,衰落到最后只有一户人家的存在,究其因应该就是不团结。小编今年六十岁,自记事时候起,也就是六十、七十年代的时候,记得当时这村住有三户人家。

之所以说小李村不团结、邻里不和睦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当时居住的这三户人家相互之间还彼此有矛盾,对于小李村这三户人家,人们曾有着这样的说法“两家吵架没人拉、一家旁边看笑话”。这充分说明了互相之间的不团结。当然,这也只是传闻,据小编了解,也没有人真的见到过这三家人家吵架。

说起小李村这里有个小插曲,传说这和刘秀下南阳,路过此地所留下的一个“金口玉言”有关。

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朝追杀刘秀、至使刘秀下南阳。途中的刘秀慌不择路,偏巧路过小李村他的马嚼子坏了,马嚼子就是用于控制马匹自由活动的东西。骑手一拉缰绳,马嚼子就被拉进马嘴巴里,骑手就这样来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或者让马停步,如果没有了马嚼子,还真不好控制马的行动,于是就想在李村讨付马嚼子用。

因没能借到马嚼子,刘秀说了一句,什么李村,简直是个小李村,连都没有,一二户的人家的村子都不如。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这句话也就成了“金口玉言”。说来也出奇,后来还真成了个小李村,应了这句话,李村不但没有发展,而且也逐渐衰退。

当然,这也只是个传说而已,更有甚者,一些迷信的老人说,当初刘秀在小李村周围安置移民时,所设的几个孤屋村就是为了破解小李村风水的,让小李村变成“孤屋”,显然这样的说法更带有迷信的色彩。

然而,现实中却的的确确存在了这个小李村,而且也只剩下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现在只有母子二人在此生活,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虽然小李村围墙院落犹在,但现在这户人家已归大寨乡崔孤屋自然村所属!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是需要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的,生活在一起是必须的。比如现在的合村并镇,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发挥合作的力量社会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小李村到底经历了什么?你知道吗,它的衰落又会给您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欢迎留言评论区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