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散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强对流

  防冰雹

  遇到冰雹灾害时,要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棚的场所;要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防泥石流山体滑坡

  当遇到滑坡时,首先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果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体。

  防雷电

  雷雨天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露天操作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建筑物上要装设避雷装置。

  防城市内涝

  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当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

  防农田积水

  及时排除农田积水,以防长期积水导致根系死亡或倒伏。

  防短时强降水

  短时强降水会带来地表径流量的激增,户外行人要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山西日报记者张晓敏报道: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6月,我省多地频繁遭遇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天气,据预测还有增多趋势——

  前期准备

  ●可通过网页、手机收看雷达图,简易判断强对流天气大概多久到达。

  雷达回波图上,绿色回波包围内的区域一般都对应有降雨出现。一般而言,浅绿色有可能有降雨,深绿色一定有降雨。

  雷达波从蓝色到紫色,表示降水强度逐渐增强。暖红色回波表示有可能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从雷达回波的多时次动态图可以看到雨区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从而判断自己所在区是否将遭到强对流天气影响。

  局地强对流天气有增多趋势

  高温、冰雹、大风、暴雨……进入6月以来,强对流天气在我省多地频繁出现。常常是上午还太阳炙烤,下午就狂风大雨。风不仅吹展了旗帜,还刮弯了大树,大的时候连根拔起;冰雹最早出现在4月27日,运城、长治、临汾、吕梁、晋中、阳泉、太原等地都出现了范围小、时间短、灾害性强的冰雹,吉县的苹果脱落了不少,夏县的桃子尽是黑点,车窗玻璃、太阳能设备等被砸。

  据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桂香介绍,今年的强对流天气比往年早了1个月。4月27日,中南部51个县市区出现了雷暴,11个县市出现8级以上瞬时大风,永济等6个县市出现冰雹,新绛冰雹直径达20毫米。6月4日,第二次出现大范围阵性降水天气,6站出现雨强超过20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水,其中长治最大雨强达49毫米/小时。全省有67个县市出现雷暴天气,壶关、临猗2个县市出现8级至9级瞬时大风,灵石、左权、沁县、吉县、万荣、临猗、襄垣、长治县、壶关、平顺、潞城等11个县市出现冰雹,长治县最大直径达15毫米。

  紧接着的数十天里,又有多次强对流天气光顾,最新预报显示6月末至7月初,还有3次冷空气活动,对应有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26日前后——北中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中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8日至30日——全省多云间阴天,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东部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7月1日至2日——全省还将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

  厄尔尼诺叠加拉尼娜是大背景

  进入6月,我省先后受到“冷涡”“西风槽”“锋面系统”“副热带高压北抬”等天气系统影响,强对流天气频发,其大背景是厄尔尼诺叠加拉尼娜。

  始于年9月的超强厄尔尼诺进入到今年4月以后快速衰减,目前赤道东太平洋海区大部为冷水控制,赤道中太平洋基本为中性或者是略偏暖状态,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分上空为显著的东风距平,日界线附近的对流活跃区已经基本消失。5月第5周,尼诺3.4海区海温指数由原来的正值转为负值,出现了-0.1℃,南方涛动指数为0.2,以上监测事实表明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今年年5月份已经结束。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分析,厄尔尼诺的结束还不代表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结束,对中国的气候影响主要表现为滞后效应。季风性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年和年之间的降水变率比较大,这个降水的变率大导致了气候的复杂。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现状,国内外气候模式及统计方法预测,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会继续下降,夏季转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异常。

  冰雹频频来袭防雹力量不足

  针对冰雹天气,我省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积极组织人工防雹作业。6月以来,全省共发布冰雹预警82条,开展防雹作业次,发射炮弹余发。但是,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后期影响,今年全省天气形势严峻复杂,冰雹天气频发、点多范围广、突发强度大,加上全省防雹装备老化严重,防雹力量薄弱,仍然有部分市县遭受冰雹灾害损失较大。

  4月27日以来,我省多地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尤其是范围小、强度大、来得快的冰雹,造成了比较大的灾害。如临汾吉县的苹果被冰雹击中脱落了不少,长治县和壶关县的冰雹直径分别达到了22毫米和15毫米。

  记者了解到,6月以来运城的万荣、临猗、夏县已累计发射防雹弹发,当地受冰雹灾害影响较小。在临汾吉县、长治壶关等地,由于高炮装备报废多年,或没有布设高炮,以至于冰雹过境时无法开展防雹作业,因此受冰雹灾害损失较大。还有的地方,如晋中的榆次、太谷和祁县,均进行了高强度的防雹作业,但由于天气过程恶劣,仍有部分地区遭受冰雹袭击。

  据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主任李培仁介绍,“今年的防雹形势比较严峻,但是目前全省高炮的布局和数量,不足以应对如此大范围、高强度的冰雹灾害。年发生较大的冰雹灾害后,全省投入万元在冰雹易发区均布设了炮点,高炮达到了门。但是,退役高炮在地方继续服役20年后,因老化或无零件可配,每年的年检中都会报废一批,如今全省只剩下门高炮,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粮食主产区和设施农业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区。同时,作业队伍人员老化严重,传统的空域专用电话申请系统和部分地区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投入不足等因素也影响了人工防雹作业的开展。

  影响小麦林果考验基础设施

  今年春季,第一场春雨来得比较晚,而且降雨量小。春季前期干旱,中期雨水偏多,在后期的雨水补充下,农业生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进入5月,受大风、降水和局地对流性天气影响,气温开始走低,5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7.0℃,比常年偏低0.7℃,与年、年同为近15年最低气温。从5月下旬开始,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对冬小麦的成熟收获带来不利影响,大部分冬小麦成熟期推迟一周左右,同时局地强对流天气也容易造成小麦倒伏、已成熟没有及时收获的小麦还容易造成小麦落粒,影响产量,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还容易造成小麦霉变、发芽等不利影响。

  6月以来,天气接续了5月的特点,中南部降水明显偏多,气温偏低,而且强对流天气显著增多,尤其冰雹对我省中南部的苹果、桃子、杏儿、西瓜等造成了不利影响,有的坐果期被打落,有的成果期影响了果品品相,并造成个别县市小麦、玉米、谷子、豆类和部分设施受损。

  同时,短时强降水使得城市排水受到影响,不少城市出现了行船的场景,短时间内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形成了极大的考验。

  天气复杂多变防范不可松懈

  根据今年前期天气气候特点以及大气、海洋等影响因子综合分析,今年主汛期我省降水量可能分布不均,在毫米至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长治南部、晋城、临汾东南部和运城大部偏多1成至2成,其余地区偏少1成至2成。气温偏高,北部大部分地区偏高1℃至2℃,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偏高0℃至1℃。而且,今年汛期我省降水有明显集中的趋势,6月至8月总降水量仍将占到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局地暴雨、大风、冰雹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概率偏高。

  强降雨和强对流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山区村镇、沿河公路、水库、矿区、旅游景区等地要加强监测预警,提前转移危险地段的群众、施工人员和旅游人员。在农业方面,强降雨还会造成农田渍涝,同时适温多雨高湿的气象条件易导致病虫害发生发展,各地应及时排水防涝,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在雷电高发期,还需加强防范雷电及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灾害。

  同时,强对流天气之前往往出现高温,公众要防范高温天气对生活、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此外,各部门要积极做好森林草原火险防范应对服务工作。

(编辑:王伟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