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杏城镇有古刹金灯寺小

建置沿革

年,杏城镇境域属平顺县第七区。

年,设立杏城乡。

年,属协作公社。

年,属壶关县杏城公社。

年,属平顺县杏城公社。

年,增设小池岭忽窑峧、蒲水、西罗川、煤窑峧、西安里、东罗川7个生产大队,同时撤销背泉生产大队。

年,玉峡关、达驼、小池岭、石门口、煤窑峧、忽窑峧、花园7个生产大队划归玉峡关公社,同时增设牛石窑、甘化、暖泉3个生产大队。

年,增设西山生产大队。

年,增设芦沟、站道2个生产大队。

年,增设岭后生产大队。

年3月,杏城公社改杏城乡。

年12月,杏城、玉峡关2乡合并为杏城镇,增设玉峡关、达驮、背泉、花园、尖坪、石门口、煤窑峧、忽窑峧8个村民委员会[2]。

行政区划

截至年末,杏城镇下辖25个行政村:杏城村、赵城村、黑虎村、西罗川村、十字河村、大石河村、西安村、甘化村、暖泉村、蒲水村、黄崖村、牛石窑村、东罗川村、站道村、芦沟村、西山村、岭后村、玉峡关村、达驮村、背泉花园村、尖坪村、石门口村、煤窑峧村、忽窑峧村[2]。

截至年6月,杏城镇下辖25个行政村:杏城村、赵城村、黑虎村、西罗川村、十字河村、大石河村、西安村、甘化村、暖泉村、蒲水村、黄崖村、牛石窑村、东罗川村、站道村、芦沟村、西山村、岭后村、玉峡关村、达驮村、背泉村、花园村、尖坪村、石门口村、煤窑峧村、忽窑峧村[4];镇人民政府驻杏城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杏城镇地处平顺县东南部,东与河南省林州市搭界,南与壶关县石坡乡接壤,西与龙溪镇相接,北与东寺头乡毗邻,镇人民政府距县城约40千米[2],总面积.4平方千米[3]。地形地貌杏城镇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分为丘陵、台地。主要山脉有风子岭、靖林山、风皇岭、玉昌顶、老板山,境内最高峰风子岭位于杏城村,海拔米;最低点花园河沟位于花园村与河南林州市石板岩村交界处,海拔米[2]。水文杏城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十字河、大石河、黄崖河、背泉河、石门口河5条河流总长度24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大石河,从北到南流经境内西安村,长16千米[2]。自然灾害杏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大风、低温、霜冻、冰雹、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洪涝灾害年均发生2.5次,主要发生在6—9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年7月11日暖泉、蒲水、黄崖等村,造成经济损失22万元[2]。

小西天

自然资源杏城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大理石,有森林面积10.5万亩,林地面积8万亩,耕地面积亩[2]。人口截至年末,杏城镇辖区总人口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人,城镇化率4.4%,总人口中,男性人,占49.91%;女性人,占50.09%;14岁以下人,占17.4%;15—64岁人,占67.%;65岁以上人,占15.1%,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6.9‰[2]。截至年,杏城镇常住人口人[1]。截至年末,杏城镇有户籍人口人[3]。经济综述年末,杏城镇有商业网点85个,职工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万元,比上年增长6.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万元,比上年增加1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年,杏城镇有工业企业11个,规模以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个[3]。农业年,杏城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4亩,农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9%,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生产粮食吨,人均.1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玉米、潞党参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头,年末存栏头;羊饲养量只,年末存栏只;家禽饲养量羽,上市家禽羽,生产肉类吨;畜牧业总产值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5%,林木覆盖率41.7%,水果种植面积亩,产量25.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其中苹果10.1吨,梨15.3吨,大型农业机械13台(辆)[2]工业年,杏城镇工业是采矿、选矿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铁矿采、选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杏城、大石河、西安、芦沟等村采、选一体的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2]。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年末,杏城镇有小学12所,在校生人,专任教师9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1所,在校生90人,专任教师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2]。科技事业年末,杏城镇有各类科技人才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8人,经营管理人才95人,技能人才59人,农村实用人才21人[2]。

小西天

文化事业年末,杏城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5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80人[2]。医疗卫生年末,杏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专业卫生人员2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万人,参合率%[2]。社会保障年,杏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0户,人数56人,支出19.06万元,比上年增长68.1%,月人均.7元,比上年增长70.5%;城市医疗救助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人次,共支出1.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户,人数人,支出71.92万元,比上年增长29.3%,月人均69.2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9人,支出18.3万元,比上年增长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1人,支出12.8万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医疗救助7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人次,共支出30元,比上年增长66.7%;农村临时救济15人次,支出元,比上年增长21.4%[2]。

小西天

基础设施邮政电信年末,杏城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千米,投递点25个,乡村通邮率%;征订报纸29.1万份、期刊册,业务收入42.5万元,固定电话用户户,移动电话用户4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万元[2]。供电年末,杏城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所)2座,主变压器5台,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98.7%[2]。园林绿化年末,杏城镇有镇区道路总长度3.8千米,桥梁2座,总长度0.千米[2]。交通杏城镇有县乡级公路5条,总长40千米,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2]历史文化地名由来杏城镇,因辖区驻地四周被山坡包围,像座自然形成的城池而得名[2]。旅游事业

杏城镇有古刹金灯寺、小西天、青龙洞、玉峡关等景[2]

小西天

玉峡关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5:第76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黄树贤总主编;薛维栋本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年10月:-.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5:76.

4.杏城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03-17]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