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诗俗律王荆公拒用人参王安石与人参的故

王荆公拒用人参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治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选自《梦溪笔谈》

1.王荆公:即王安石王安石(年12月18日-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抚州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封荆国公,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宋仁宗嘉佑三年(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宋神宗熙宁二年(年)任宰相,实行变法,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保守派反对,新法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紫团山:山西省壶关县境东南方,为太行山主峰。

3.河东:郡名,秦置。

4.梦溪笔谈:笔记。北宋沈括撰。

王荆公患病哮喘,配用药的紫团山人参一时没能找到。当时薛师政从潞州知州,任上调回京城,恰好带回来点人参,就赠送给王荆公数两,王荆公不接受。有人劝王荆公说:“您的病非用此药不可,病可以担忧,药不应该拒绝。”王荆公:“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了今天。”最后仍未接受。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一个人有这几个头衔,死已足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安石对知名度最高的重要首席代表:人参,却毫无所知,竟然病种说出“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这等言语,也是令人咂舌。

人参对阳痿、胃炎、疟疾、关节炎、头痛、失眠、抑郁、健忘乃至气虚感冒和数不清其他病症均有疗效。目前人参或者人参制品,出了用于抢救各种休克重症外,还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性机能衰退等,或者作为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的强身滋补剂。盛夏用人参叶沏茶,也可以益气生津解暑之佳品。总之,人参不仅是一种治疗性药物,主要还是一种扶正固本的预防性药物。定期限用一段时间人参,可以防止多种疾病,补养身体。

王安石拒绝使用人参,个人认为不是他对人参缺少了解,而是身在高位必须注意自己的所有言行。贪污受贿从古至今都是令人不齿的行为,没有人可以堂而皇之的接受别人的馈赠。但是文章开头写道:“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而不是无病无灾,薛师政主动来讨好他。而是用来治病的需要,如果王安石为了表示自己的清正廉洁,完全可以购买嘛。

从古代医书上看,人参与别的药物配伍可以治疗哮喘,诸如:《济生方》云,“治阳虚气喘”;《灵苑方》云,“治咳嗽上气喘急”;《本草蒙筌》云,“定喘嗽”。看来,大文学家王安石,并没有研究医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