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山西新闻网

北京医治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在设施先进的手术室内,医学专家为患者实施高难度的椎间孔镜手术。石成长摄

乡宁县新城区幼儿园,孩子们正在进行体验式游戏活动。李赟茜摄

首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烹调师项目比赛。本报通讯员摄

省农科院技术人员把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本报通讯员摄

全方位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获,技有所守。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好“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篇民生文章,向三晋百姓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省就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临县小伙儿杜民林、张利原先跟着别人零敲碎打搞装修。今年夏天,学了电工专业一技之长的他俩参加培训后的专场招聘会,当场就被省城国企招用,月薪元左右,有宿舍、有食堂,圆了他们在省城稳定就业的梦想。截至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79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89万人,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76岁的张改鱼是左权县桐峪镇苇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因冠心病先后三医院,并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目录内兜底、补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实际自付余元。她逢人就竖起大拇指激动地夸赞道:“健康扶贫的政策真是好,我能安心看病啦。”像张改鱼一样,我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应签尽签,截至11月底,我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62.1万人次,住院总费用51亿元,待遇支付45.3亿元,综合保障比例近90%,贫困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

走进壶关县百尺明德学校的学生寝室,床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清一色的床单铺得平平整整,毛巾搭成一条线,牙杯摆成一条线,干净整洁。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寝室。不仅让山里的孩子们享受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的优质教育,更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改革的真谛。我省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截至目前,建设或改造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面改薄”98个项目县规划任务如期完成,全省开工率、竣工率、设施设备采购完成率均达到%。

我省为科技人才营造实现其价值、潜心科研的良好政策环境,让他们有切实的获得感。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的政策接连而至,抓落实、见实效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在促进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强化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加强国家中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省建设和新药创制,围绕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矿区修复、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综合集成,提升社会民生创新服务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我省将继续奋力前行,继续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谱写社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全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秦洋

就业稳人心稳底气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各项稳定和促进就业措施精准发力,让三晋百姓就业“饭碗”越端越稳。

“提技能”,今年是我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第二年,截至11月底,.82万人参加培训,靠技能成才、靠技能增收,实现全面发展。

“促就业”,我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三年五万青年就业见习计划、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和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带就业”,我省举办星火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架金桥”,我省公布公共就业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公经办机构清单,全年开展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架设公共就业服务桥梁。

“稳就业”,应急稳岗补贴万元一次性到账,让今年遭遇暂时性困难的迪爱生(太原)油墨有限公司员工们精神振奋。为了让企业不裁员、少裁员,我省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全省稳岗返还金额3.6亿元,惠及户企业78.7万名职工。

截至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79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89万人,均提前超额完成省政府目标任务。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本报记者高建华

技术送下去农民富起来

算算今年的收入,永和县阁底乡阁底村的贫困户刘金富最近乐得合不拢嘴。他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食用菌种植项目的帮扶下,纯收入2万多元,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

这是我省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以优质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省科技部门加大优质科技资源向贫困村聚集,通过乡村e站、科普惠农服务站、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阵地,利用PC端、App、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