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难愁盼”
交好“幸福答卷”
壶关县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壶关县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梳理成责任清单余件,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
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壶关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多渠道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坚持以清单制推进、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针对性整改工作,常态化为群众办实事,成效明显。——“牢记历史,接续奋斗!壶关县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节目开播啦!今天,咱们播讲的是发生在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二十八个妈》……”普法知识宣传
壶关县晋庄镇十里村的大喇叭每天早上7时30分准时响起。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壶关县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在个行政村充分利用高音喇叭覆盖面广、操作性强、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延伸学习触角,扩大教育覆盖面,让群众不出家门上党课,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在壶关县店上镇麻要村,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整齐利落,一幅淡雅祥和的美丽乡村景致。村容村貌的大变样,让村民日子越过越舒心。电力检查保安全
麻要村的变化仅仅是壶关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行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把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聚焦公路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乱搭乱建、田间地头,迅速行动。乡镇划分区片,落实责任,清除垃圾,消除隐患;工作队进村入户,查找死角,组织群众,自我清除;脱贫攻坚责任人深入帮联户,帮助清扫庭院,美化环境,坚持整体推进,面面俱到,不留空白。坚持“实”字作风,
打通服务的堵点断点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引领,壶关县出台《开展入企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服务对象,细化服务内容,成立工作领导组,设立工作专班,建立县领导入企服务制度。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全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发展高地,壶关县聚焦企业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补足营商环境的短板和不足,深化“放管服效”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壶关县委、县政府建立了问题收集机制、交办落实机制、全程代理机制三项工作机制:问题收集机制即企业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直报县委书记、县长,第一时间批示、交办、答复,第一时间解决;交办落实机制做到了精准对接,即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交办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全程代理机制做到了直接代理、一次办结,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代理小组,为企业全程代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确保手续办理一次到位。入企服务解难题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入企服务,全县目前对78家企业进行了针对性帮扶,其中农业企业18家、工业企业28家、建筑企业3家、服务企业8家、批零住餐企业21家,做到了包企、包点、包项目、包效果。截至目前,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各乡镇、各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深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线服务余次,企业反映的60个问题中,已经推动解决18个,正在解决的35个,化解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7个,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送农业技术下乡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把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办好,把温暖定格。壶关县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民生痛点难点,打通服务堵点断点,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来源丨长治日报
记者丨温媛
编辑丨路璐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