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
乡村“大喇叭”让党史好听更好学
“牢记历史,接续奋斗!壶关县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节目开播啦!今天,咱们播讲的故事是发生在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二十八个妈》。剧中人物原型,是曾任开封市军分区司令员铁坚之女铁华,她曾多次回壶关看望太行奶娘‘壶关妈妈’……”5月7日早上7点半,壶关县晋庄镇十里村的大喇叭像往常一样准时响起。
“天天在大喇叭里听党史,听故事还是头一回!而且是咱壶关的故事,我太喜欢听了!”十里村的村民向英说:“我就愿意听咱本地的故事,希望广播里的党史故事都能像这样接地气。”向英虽不是党员,但对党史知识很感兴趣。
“这个形式好哇!大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才能更加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该村老党员向学平说:“树掌镇真泽宫还有抗大一分校旧址哩,前段时间我还去参观了呢!”大家伙你一句我一句说开了。
看到村里人兴致勃勃地讨论,该村党支部书记向爱平非常开心地说:“这种形式可以让村里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来,音响喇叭的覆盖面大,大家在农闲时间就可以收听讨论,非常方便,这种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到了乡村的田间地头,学习效果可以成倍提升。”
连日来,壶关县个行政村的“大喇叭”每天上午7点30分、下午6时,都会准时响起。村民们有的三三两两围坐在大喇叭下,坐着小凳子、做着针线活,有的在田间地头边忙农活边收听广播,大家每天都能通过大喇叭收听到党史知识和党史故事。一个个感人的党史故事,一首首悠扬的革命歌曲,飘进了百姓的耳朵,走进了百姓的心里,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壶关县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农村高音喇叭覆盖面广、操作性强、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延伸学习触角,扩大教育覆盖面,做到先声夺人、入脑入心,让党的声音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依托全县应急广播系统,建立起余套、个行政村全覆盖的“村村通”大喇叭广播平台,每天7:30-8:00和18:00-18:30,向全县广大乡村播放党史学习内容,确保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受教育。一个大喇叭就是一个党史学习“宣讲员”,一个大喇叭就是一个党史学习“主阵地”。群众形象地说道:“不出家门上党课,‘大喇叭老师’天天见!”
喇叭传党音,党史润民心。石坡乡南平头坞村66岁的郭志强已经入党44年了,每天村里的“大喇叭”只要一响,他都会认真聆听。“大喇叭很受欢迎,村民们无论忙或闲,随时随地都能在家门口收听到党史广播,在潜移默化中,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我将继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全村百姓一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争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丨壶关融媒
记者丨王晓燕王潞璐
编辑丨路璐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