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关县店上卫生院李静疫情防控排头兵,不负

年11月下旬,一场疫情,席卷壶关大地。在壶关这一波疫情中,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甘做抗疫一线“摆渡人”:他们身穿严密的防护服,以负压型救护车为“舟”,分秒必争,奔跑在接送转运密接病患的最前线,将一位位新冠确诊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密切转运至定点隔离点,用车轮跑出一条“生命转运线”。壶关县店上镇中心卫生院护士李静便是其中的一位。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在疫情防控中,李静在高质量完成卫生院科室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时刻准备着奔向一线。11月24日中午,院方紧急通知要调配人员承担新冠肺炎病人的转运隔离工作。李静什么都没想就果断站了出来。出发那天老公对她说:你做好个人防护,不用担心家里和孩子,有我呢。”就这样她匆匆和老公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告别,踏上了转运隔离的路。

”“店上镇某某村、某某村、某某村……好,马上出车。”11月25日凌晨1时,李静再次接到指令,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面屏,迅速整装完毕,踏上负压救护车,在夜色中匆忙出发。车上,李静仔细核对被转运者的信息后,随即拨通了患者电话。

在县卫体局郭海霞股长的指挥带领下,转运组不分昼夜冷暖,时刻坚守阵地,睡觉从未脱过衣服,李静和负压救护车司机每天24小时待命,随时整装出发,有时甚至会工作到凌晨5时。转运工作没有固定时间,多时每天转运3到4趟车,每趟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具,李静的手常常被手套闷泡得发白。为防止频繁上厕所带来不便,李静尽量减少水份摄入。大峡谷镇、黄山隔离点、五龙山隔离点、医院等,从接到转运任务到点对点对接,从规划行驶路线到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分秒必争,用实际行动跑出了疫情防控的“加速度”。

在负压车的方寸空间内,患者很容易产生沉闷、紧张情绪。李静也遇到过对隔离治疗不理解而不愿意上车的患者,她总是耐心地劝导,让患者从不理解转变到积极配合。在一次转运任务中,一位病人突然换坐到距离垃圾桶最近的座位。原来,这位病人因为晕车想呕吐,但转运过程中不能多说话的防控要求却让他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不适。李静敏感地意识到病人的情况,于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安慰病人:“放松一点,快到了。如果实在不舒服的话,就平躺下闭眼休息。”经历这一次后,李静总会提前致电转运的确诊病人,让他们随身带一个袋子,防止晕车呕吐。

12月3日上午9点左右,李静接到郭股长的电话,需到黄山隔离点接一个12岁学生到医院,路上孩子的母亲打电话说,已12天没见过孩子了,现在又到陌生的地方,恐孩子没个伴,心里不放心!正好那天没床位了,县领医院沟通,医院的组长打电话,等到1点多还没放下这个孩子,李静怕孩子饿,先给孩子买点吃的和水,一直等到下午3医院才接收这个孩子,李静想尽办法找到壶关的一位母亲帮忙照顾,又给孩子的母亲打了电话,才拖医院。12月4日晚上,李静接到指令负责转运一个成才中学的学生,她立即赶到其家中,见其妈妈泪流满面,诉说孩子才12岁独自隔离不放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转运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李静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也理解作为母亲对孩子的担心,她当即跟其父母承诺,一定会把孩子照顾好,医院找人帮忙照顾,在她耐心劝导下,家属终于同意我们转运。为了防止孩子不受饿,李静特意给孩子买了30元钱的面包,到达医院她又找到壶关的一位母亲帮忙照顾,孩子的妈妈电话里不停的连声感谢!医院返回途中虽然已是身心疲惫,但她深感欣慰。

12月6日,李静所属小组接到了任务,需要转运一位感染了新冠肺炎病医院进行救治。老奶奶由于年纪比较大,一条腿还受了伤,行动很不方便。李静立刻通知了驿站工作人员,在符合院感标准的前提下,协助老奶奶进入了救护车,顺利完成了转运任务。老奶奶奶隔着车窗对着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正是这些被病人认可的暖心时刻,驱散了他们身心上的疲倦,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防疫事业中。作为新一代的白衣天使,李静能够巾帼不让须眉,为同龄人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年轻人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敢于担当的精神面貌。青春是美丽的,愿你努力绽放,成为转运战线上那道最绚丽的光芒!秦风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