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感动长治人物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心生向往;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披荆前行;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奋起直追。

日前,感动长治人物评选揭晓。赵月芳、韩利萍、李飞、史小兵、郭改先、李冬芝、贺少伟和他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一个个朴素的名字,一位位朴实的人物,成为我市多名“好人物、好家庭、好团队”先进典型的代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普普通通,却以高尚的行为展现出“好人长治”的深刻内涵;他们来自基层一线,平平常常,却以榜样的力量书写出长治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每一位感动人物,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位感动人物,都是一部传奇。怀着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本报记者走近这群不平凡的平凡人,试图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和默默辛苦付出,试图从多角度发掘他们身上更多细微的闪光之处,试图更生动地诠释他们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身体力行和责任担当。

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活动,不如说这是一次内心的震撼、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精神的洗礼。面对倒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李飞的妻子,我们看到了一位悲痛之后的坚强女性;面对用血肉之躯抵挡歹徒疯狂砍杀的人民警察翟树斌、秦龙,我们听到了“再遇这样的危险,一定还会冲上去”的铮铮誓言;面对与失明丈夫携手走过多年坎坷的李冬芝,我们感知到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爱的真谛;面对晦暗寒冷房屋内照顾残儿的郭改先老人,我们自发捐款捐物却不忍心听她说谢谢。

因为走近,所以感动;因为走近,所以心动;因为走近,所以行动。我们相信,感动长治年度人物身上迸发出的直抵灵魂、温润心灵、催促前行的强大力量,必将化为上党大地更多的幸福、温暖和美好!

心系大国梦想情系百姓冷暖

赵月芳把“致富经”送到大山深处

“连下两场大雪,天气冷的很,不知道老郭的哮喘病犯了没,吃的药还够不够?”这两天,帮扶贫困户郭要亥的身体着实让赵月芳心里牵挂。感动长治人物颁奖典礼一结束,他便匆匆赶到了壶关县百尺镇东柏林村。

对于身处大山深处的村民来说,赵月芳就是一位憨实的邮递员。一年四季,背着洗得褪色的邮包,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把外地亲戚写的信、在外打工汇的款、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一件件带回来,再把老乡们需要的东西一样样扛进山。对于相伴多年的妻子郭凤林来说,赵月芳每次走“猫路”,她都提心吊胆,只要超过了时间,就会跑到山顶上一遍遍呼喊赵月芳的名字。对于赵月芳来说,自己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23岁退伍回到家乡当起了乡邮员,21年来,他无数次跑遍鹅屋乡的村村庄庄、沟沟坎坎,投递党报党刊和各类邮件80余万件。

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谈话总是会被老乡们打来的电话所打断。赵月芳说,很乐意为大家伙儿办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乡们高兴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受益于公路村村通工程,“猫路”已经成为历史,“扶贫”正赋予邮政新的使命。赵月芳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投递工作,不仅要把党的声音、政策传达好,而且要帮助山里的村民尽早脱贫致富,在电商扶贫奔小康的新邮路上作出新成绩。

韩利萍用工匠精神守护航天梦想

还是那身灰蓝色工装,在清华机械厂二分厂车间里见到韩利萍时,她已忙碌在操作台上。

很难想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平台上机械加工难度最大的零件,就出自眼前这位看似柔弱的女性之手;很难想象,在数控铣工这个男性职工居多的工种里,她凭借细心、耐心和恒心“称霸一方”;很难想象,这位当年师傅眼里的“笨徒弟”,正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勤奋自学,实践摸索,先后掌握多种计算机辅助编程应用技术,一层层揭开了数控加工技术的“神秘面纱”,在创新数控加工操作、提升航天型号产品品质方面屡建战功。

遵顺序、听声音、看铁屑、勤测量、凭手感,不仅是韩利萍多年操作经验的积累,也是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写照。“每天加工的零件,怎样能保证精度,怎样能做得漂亮,这种成功的喜悦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清华机械厂二分厂厂长乔迎军用平实而厚重的“放心”二字,对韩利萍精准、精心、精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主动工作、快乐工作、享受工作,回望过去的付出,再忙再累也值得。作为一线女职工,被推为大国工匠,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评为感动长治人物,韩利萍深感光荣和自豪,她说:“我将立足岗位,创新进取,精益求精,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国梦再立新功。”

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

史小兵老乡脱贫我最高兴

感动长治人物颁奖典礼,让人们认识了这样一位优秀的第一书记——史小兵。他,是市教育局一名普通干部,也是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第一书记。

岭头村有上千棵百年老梨树。他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力,在朋友圈发起“保护老梨树,留住老味道”公益行动,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