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壶关
壶林书院
壶林书院,明万历年邑令方应明所建。旧名尚友书院,在壶关县城儒学(今实验小学)东,岁久倾圮。逮乾隆二十一年,邑令马王茶(王茶一字)劝邑绅杜枢、王锡典、郭恒等重为捐修,未完成而去。知县陈诚继为落成,始改名壶林书院
从长治到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的旅游线上有一座石头雕刻而成的院落,紧挨着雄伟石业,这就是壶林书院。清华大学张锠教授看过之后亲笔题写“艺术之美在民间”。
这座院落之所以叫壶林书院,是因为《壶关县志》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尚友书院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改名壶林书院。重新启用这个名字就是要弘扬壶关的传统文化,融合石雕文化和书院文化,提升旅游品位。
计大门一座,二门一座,北厅三楹,东西耳房四楹,厢房十楹,厨房二楹。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遭到破坏。后因今实验小学扩建拆除。年,县委、县政府提议,西川底村石艺雕刻人刘雄伟重新建立“壶林书院”,年壶关县民政局批准成立壶林书院。
信步石阶上,书院堂屋门前对书“壶中日月林下风神”,传神地带出了书院的文化气质。堂屋内雅致地摆放着各类书卷,石案上铺展着写到一半的文字,缕缕墨香借着窗前的微风钻进人的鼻腔,整个人都跟着沉进了文化的海洋。屋内的所有家具都是石雕而成,大到书案、石凳,小到研墨石,所有的细节处都显示着刘雄伟充满心思的装饰。
文化的繁荣需要的是对文化信仰的一种坚守和执着的追求,需要的是不断积淀自身的文化修养,需要的是主动追求文化突破口的勇气和远见,需要的是即便脚步蹒跚却依旧坚守文化旅程的耐力。就像苍劲的古柏,只因根深深扎于泥土,历经千年而不朽。
摄影:俊杰老师
晒出家乡美景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你家乡都有什么好山、好水、好风光呢?诚邀老乡们把家乡美景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发送到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