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镇位于壶关县城,原为城关镇,年与川底乡合并,更名为龙泉镇。辖42个行 村,总面积6.4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万人。
龙泉镇的得名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镇东有龙泉河,形似龙状,每逢雨季河流涨水,好似龙口吐水;二是壶关有龙泉峡,风景优美,为县境内的品牌旅游区;三是壶关缺水,古有“掘地三千尺犹不及泉”之说,以“龙泉”命名壶关首镇,也正表达了壶关人民决心改变缺水现状,希望甘霖如龙泉源源不绝。壶关虽然缺水,但龙泉镇以河流命名的村庄很多,除了龙泉河村外,还有龙潭河。原名杨家庄,庄内有个土池潭,因干旱缺水,人们就凿河引水入潭,希望引来水源,故名。老东河、小东河、北河、杜家河等,这些村庄虽然都以河名村,但所居之河都是季节河,旱时照样缺水,而遇到雨季,却又洪水泛滥。所以,就有村名旱村,意为免除水之患,后演变为韩村。因为常年缺水,人们便凿池以蓄水。有一个村名四家池,很早以前,这里住有四家人家,为解决用水,四家共用一个水池,故名。然而龙泉镇的清流村却是有股清泉的,泉虽不大,但四季长流,在这个长年缺水的地方已属珍稀,故名清流。 的清流陶瓷出于此。龙泉镇东北有个村子叫马驹。相传很早以前从村西边的一个山洞里跑出一匹马来,人们感到惊奇,就往这个洞里投石块,听到洞里有马驹的叫声。于是,就把这个洞叫做马驹洞,村子叫做马驹村。马驹洞里跑出来的这匹马,途上被人打断了腿,一瘸一拐地跑到了另一个村子,被人发现后,便将马腿接好,为了彰表行善,便把这个村子叫做修善。来源:长子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