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翻阅字迹漂亮、内容详实的工作日志实在是一种享受,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其中的优美与震撼:
工作照片与周边的文字描述浑然一体,文中的叙述恰当贴切……每一篇工作日志都精准地记录着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他们的联系方式、经济现状和致贫原因,以及可能帮扶的方向和途径:哪些贫困人群可以套用民政、教育、人社、卫计等部门的既定政策来缓解和稀释?哪些是收入不足或者是技术缺乏,短期内可以开展专项技术培训来充实和提升?如何利用商务中心的自身优势帮助涉及销售农产品……
这本工作日志的主人,是壶关商务中心一个普普通通的扶贫女干部阴梵丽。
年,壶关商务中心成为黎岭村精准扶贫对口单位,阴梵丽任第一书记。早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壶关商务中心的期盼,更是扶贫工作队的心愿。披星戴月、起早贪黑,驻村帮扶队很快就摸清了全村的情况。
起初,对于很多“抱怨”和“不信任”的声音,不少队员觉得是村民们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交流起来存在困难和问题。通过进一步走访调查,阴梵丽得知,原来大部分村民根本不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村里之前也没有搞过类似扶贫政策的宣传,所以村民们都不信任他们,致使入户调查工作很被动。阴梵丽和同事说:“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入户,诚心诚意办事,来得多了、熟了,总能让老百姓打开话匣子。”在随后的入户调查中,他们一边耐心宣讲国家扶贫政策,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白天到贫困户家里拉家常,记录下贫困户的家庭困难、人员结构、经济来源、种植养殖情况等生产生活细节,晚上加班加点梳理每一项内容,反复核实每一组数字,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也不能落、一个都不能少。
“来扶贫就要踏踏实实,单位派我们过来帮扶乡亲们,我们就要干出个样子,我的同事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没有理由不全力付出。”阴梵丽说,“驻村工作队队长牛妮娜,身体一直不太好,时常头晕,最近又查出贫血,眼睛肿得都快睁不开了,我们劝她请个病假,好好休息休息,但她总是说‘村里扶贫工作任务重,自己的身体没啥大问题……’有时实在扛不住了,她就勉强休息几天,刚好点,就又跑回村。还有程会计,都快60岁了,还有心脏病,却无论刮风下雨、烈日严寒都和我们一起下乡,他是舍不得离开乡亲们。”
“阴书记、程会计来我们家吃糕吧!每次来了连口水也不喝,今天吃点稀罕饭吧!”时间长了,队员们和村民都熟了。每当入户赶到午饭点,村民们都会挽留队员们在家里吃顿饭,而队员们总是推辞说“下次吧,我们来之前刚吃过”。其实,整整一个上午一直都在走访入户,他们连口热水都没能喝上。
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与群众拉家常、结对子、交朋友、心连心、解难题,黎岭村成了阴梵丽和扶贫同事们的第二个家,而他们也真正成了老百姓的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村民事务“代办员”、村级发展“引导员”、农业技术“辅导员”、困难家庭“帮扶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组织建设“指导员”。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更是一份责任、一份追求。正如阴梵丽在工作日志中写道:走访时百姓朴实的言语,使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感到肩头担负的责任,只有心里想着百姓才能真心帮扶,帮扶不能眼高手低,只有躬下身来接地气,才能把农村工作做好……
(来源:长治日报记者:温媛特约记者韩振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