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8月10日报道
长治市尽锐出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长治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统筹、巩固提升与风险防范的工作统筹,咬定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支撑,补齐攻坚短板,巩固脱贫成果,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守初心,担使命,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长治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长治市委、市政府守初心,担使命,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统揽全局,深度谋划,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全市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持续高位推进。今年以来,市委进一步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市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召开5次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关于脱贫攻坚讲话精神,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3月25日,市委召开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全面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关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省委书记骆惠宁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批示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完成63个贫困村退出、2.2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壶关、平顺两县摘帽任务。
——坚持分类施策。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大局出发,针对各县实际情况,制定分类指导措施。对今年计划摘帽的平顺、壶关2个县,紧盯“三率一度”,对标14项退出指标,逐村逐户进行分析研判,聚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主要领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已经摘帽的沁源、武乡、沁县3个巩固提升县,围绕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严格落实贫困县党政正职和脱贫攻坚分管领导保持稳定要求,选优配强脱贫攻坚分管负责同志,坚决杜绝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继续咬定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督促指导摘帽县出台了高质量巩固措施,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到政策支持不减,标准要求不降,帮扶力量不撤。对有贫困人口的6个非贫困县,对标贫困县标准,进行工作同部署,政策同落实,任务同考核,确保工作不留死角和盲区。
——攻坚深度贫困。6月3日,全市召开攻坚深度贫困推进会,全面落实全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考核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继续深化深度贫困村“五帮联动”工作机制,对26个市级深度贫困村在连续两年累计投入万元的基础上,每村再增加20万元投入。医院、帮扶企业、技术团队提出明确要求,全面提升帮扶村的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和医疗水平,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工作,全力帮助贫困群众提升技术水平。
——加大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问题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先后2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对问题整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确定5月为“问题整改月”。全市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指出的突出和共性问题,逐项自查,逐条梳理,并将自查问题与国考省考、督导审计、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统筹归纳,形成问题清单、工作清单,制定了《长治市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整改工作方案》,梳理出8大类条具体问题,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按时间节点严格整改到位。——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中央、省级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73亿元。市级预算投入2.亿元用于脱贫攻坚,目前已下拨1.亿元。县级投入0.83亿元。同时,进一步优化帮扶单位帮扶资金拨付方式,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上半年已向户发放贷款.6万元。
稳增收,强保障,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长治市牢牢抓住产业发展、培训就业、易地搬迁、“两不愁三保障”、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联系实际稳增收,突出效果强保障,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发展持续强化。长治市始终把产业就业做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的第一抓手,将传统农业产业与脱贫攻坚产业深度融合,制定了《今明两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发展中药材万亩,新建各类菌菇标准化基地亩,在贫困县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家,带动6.8万名贫困人口增收。在全省创新出台了《长治市扶贫产业园区、扶贫产业基地、扶贫车间评估验收标准》,对达到标准的扶贫产业园区奖励万元,对达到标准的扶贫产业基地奖励10-20万元,对解决20-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的企业按标准奖励10-万元,激励更多企业深入乡村开设扶贫车间,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围绕“五有”产业扶贫目标,建立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目前,全市确定产业发展指导员人,覆盖贫困村个,指导8.68万户贫困户科学选择产业、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全面启动了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验收工作,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平台对接。继续巩固实施乡村旅游村建设国,30个村成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名录。
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千瓦农光互补光伏扶贫项目,发展香菇40万棒,年增收入余万。
长治市壶关县百尺镇河西村栋西红柿种植大棚,带动贫困户户。
——培训就业深入推进。不断强化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出台了《长治市“太行家政”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已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人,组织农村贫困劳动力完成职业培训人。帮助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易地搬迁推进迅速。目前,全市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竣工,竣工率%。贫困人口已搬迁入住人,入住率99%。同步搬迁人口入住人,入住率96.9%。已脱贫人,脱贫率89.9%。个深度贫困村已经全部完成搬迁;旧房腾退拆除户,腾退拆除率33%;旧宅基地复垦户,复垦率27%。
长治市沁县次村乡魏家寨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全景。
——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行业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协调推进,组织开展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清底,逐项排查,逐项清理。义务教育保障方面,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13所,确保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制定《关于切实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劝返复学人。全面完成“雨露计划”资助工作,资助中、高职学生共计人,发放资金1.6万元。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制定了《长治市健康扶贫-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在38种大病基础上,今年将肝癌、白内障等7种大病纳入大病救治范围。目前,已完成大病救治人。积极开展“双签约”,开展大病筛查、慢病服务、健康管理等服务次,为名贫困县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认定慢性病患者4.3万人,累计发生医疗费用万元,目录范围内%报销。全市所有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均已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一站式”“一单制”结算。安全住房保障方面,今年全市确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户,截至5月底已开工户,开工率60%。同时,进一步规范危房识别标准和改造程序,确保全面消除C、D级危房。饮水安全保障方面,重点解决水源保障和水质达标问题,今年确定的个建设工程已开工个,开工率54.98%。
——落实兜底保障。动态调整农村低保标准,持续推进“两线合一”,全市各县区均已超过省级扶贫指导线。同时,进一步畅通低保、扶贫“双向”通道,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贫困残疾人、重病患者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新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0个。
深帮扶,严督查,切实凝聚攻坚合力
长治市大力加强帮扶力量,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充分凝聚攻坚合力,不断提升帮扶效果。
——深化干部帮扶。围绕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干部,印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市直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的通知》,对机构改革中新建、组建单位的帮扶工作进行了优化调整,保证了扶贫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出台《长治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修订完善《长治市农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和《长治市驻村帮扶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调动干部驻村帮扶的积极性,年以来提拔使用驻村干部人,约谈、召回驻村干部9人。加大扶贫干部关心关爱,进一步改善驻村条件,市财政为每名驻村干部解决下乡经费2.5万元,为每名第一书记解决工作经费0元,驻县大队长安排5万元工作经费,切实保障了驻村工作开展。
——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组建了8个脱贫攻坚暗访督查小组,实行全脱产常态化暗查暗访,发现问题到人到事,责令整改,保证了真扶贫、扶真贫。加大干部培训,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行业干部、扶贫系统干部、帮扶干部、贫困村干部等培训,截至6月底,全市干部培训累计完成人次,全面提高了干部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凝聚攻坚合力。总结推广“扶贫超市积分激励、爱心企业捐赠激励、文化下乡氛围激励、孝亲敬老真情激励、主动脱贫榜样激励”等方式全面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内生动力。围绕市县示范引导建、帮扶单位投资建、村干队员协同建,全市建立扶贫爱心超市家,受益群众人次。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调动贫困群众生产积极性,今年上半年,省市县三级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4万元,实施万元以上项目个,共购买帮扶村农副产品万元,帮助销售农副产品万元。全市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贫困户主动脱贫的重要方法,在贫困村广泛开展孝亲敬老文化活动,壶关县还专门设立孝心红包,对子女主动赡养父母的进行奖励。继续推出讲好扶贫故事系列活动,在贫困村全部设立“脱贫光荣榜”,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充分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识。
来源丨学习强国山西平台
编辑丨秦天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