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路天生桥万佛寺英姑峡两天一夜探路

猫路位于山西壶关大峡谷内万丈悬崖之上,当地人称为天黑不能走的路,是古人去山顶的鹅屋乡的交通要道,因其道路艰险被称为猫嵝。今天,虽说通往鹅屋的两条公路早已修通,当地老乡也很少再走猫路,但这条古道仍是桥上乡去鹅屋的最佳捷径,比饶行公路要近数十公里。

25号一大早我和明月驱车前往,位于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的出发点,一路无话,历史四小时来到桥上乡沙滩村,选好停车地点,整理装备,开始了两天的穿越行程。顺小路上升,回头看看山脚下的沙滩村,想想村前流淌的小河,好美妙的地方啊!

刚进山感觉风景一般,路边的小花倒是可爱,缓坡上升,两个人走的不紧不慢很是惬意,心情不错随手拍了几张分享给大家

好景不长,很快走到了真正的猫路,这才慢慢领略了猫路的艰辛,因为头天晚上喝了点酒,一路上虚汗淋漓,气喘吁吁,不由得走走停停,也难怪,你们看看下面的台阶,很是陡峭啊

转了个弯依旧是陡峭的台阶,感觉就没有尽头一样。

趁着休息的空当,回首看看沙滩村的景色和附近的山峰,好美的景色啊。

依旧是陡峭的台阶,我的腿有点沉重,但是我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

休息一下,还是要看看风景滴,嘻嘻……,看到了吗?对面山顶有一个卫星天线哦。

依然俊秀的山峰,展现着太行山的魅力····

到了垭口,站在这个垭口就能看到天生桥的尊容········

这是一个回望来路的地方,看看都不知道怎么上来的,太陡峭了·····

堪称不堪回首的来路,古老的台阶陡峭而且不规则,很多地方容不下一只脚直着放下去

再回首,不知道何时能再次俯览的沙滩村·····

上面那块小石头看起来有点意思,只是相机变焦不够,图片上看不出来咯,遗憾不能分享给大家啦········

站在垭口远眺天生桥,虽然因为光线的原因看不很清楚,但桥的轮廓已是依稀可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哦,很少壮观哦!!!

翻过垭口,终于有了一段近乎于平地的缓坡,穿过茂密的松树林,远远的望见了鹅屋村边的公路,这时候体力也有所恢复,速度提高的同时也米有忘记拍几朵路边的野花,虽然我不会去摘采,……

顺公路往前没多远就看到了通往天生桥的小路,路口很明显有修整的痕迹,看来真的很快会成为开发景区,到时候再来可是要付出银子的哦,顺小路一路缓降没多远出现一个三岔口,按攻略上的说法我们选择左边的大路继续下降,山势越来越陡峭,下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没几分钟就来到了桥头,站在桥上看不出桥的意境,只感觉是在两边峭壁的一个窄窄的山梁上了(到了这里如果你恐高最好止步),过来桥往右走,经历了小幅的上升和下降,终于来到了最佳的观景位置,桥的轮廓豁然清楚,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造就出如此规模的石拱桥,因为雨季已过,桥下溪流只能透过灌木丛隐隐的看到········想像着如果雨过初晴,桥下水流不断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震撼啊~~~~

这是我站在桥上的片片,人在大自然下是那么的渺小。站在桥上,回望来时的垭口,依然满目青翠,美极了·····

一般的攻略上到这里看完桥都是要原路返回的,我决定不走回头路,既然过了峡谷,一定有路可循,沿着清晰可辨的小路一路上升来到山顶,沿途的野花遍地丛生,美妙至极······,放眼望去,对面山谷里的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绕出山谷走上公路,眼前又是一番景色,你会忘记走公路的枯燥无味,只因为有美丽的风景········

沿途经过一个村庄名叫:西壶陵水村,村里配合旅游开发正在休整村里的路,各家各户院子里的山楂、苹果····挂满枝头·········

过了西壶陵水村左转离开新修的旅游公路,走在通往万佛山的老路·······,路边野花匆匆,松林密布,堪称美不胜收····山顶远望新修的旅游公路随蜿蜒美丽,却把秀丽的山体破坏的满目创伤,简直是惨不忍睹啊

师家背村,去往万佛寺的路途中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村庄······

师家背村到万佛寺路上的风景

万佛寺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无人住持的野庙,庙建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山顶上,四周都是悬崖,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秘感觉。从隔壁的山顶上看过去,小庙会给人有孙大圣尾巴变成的土地庙的印象。据说万佛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寻到元末明初,原庙是在山边的悬崖下依山而筑,凿山为窟,雕了很多的造像,后因兵火而毁。

原址目前仅存一个石窟,里面有三尊造像,因为石窟在半空中,也不知道造像是历史遗留还是后人添补的。现在的小庙是异地重建的,离悬崖有几百米的距离,现在小庙的建成年份已不可确知。这庙叫万佛寺倒也名副其实,庙中供奉的神佛五花八门,有佛陀、观音、财神、土地、龙王、弥勒、大肚罗汉、药王,林林总总地,让人数不清,各式造像工艺差别很大,有雕刻的,有石膏模具作的,有手工泥捏的,不过工艺普遍比较低劣,中间有一尊罗汉的雕像比较古朴可爱。镶在主殿墙壁上的成片小佛像,很多已经被损毁,后人修补的工艺明显不如原型,难免让人产生狗尾续貂的想法。

小庙要进到最上层,还需要钻过一道窄窄的石缝,胖子过去就比较困难。小庙原址上方的山崖有水向下流,形成一个滴水崖,不过水量比较小,冬天估计能形成冰瀑布。万佛寺的对面,有一个小戏台,估计是在节日做法会的,里面倒是可以扎下几顶帐篷。初见万佛寺,震撼,人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一块漂亮的孤石,我与它的合影····

站在万佛山顶可以清楚的看到接下来要走的路,很宽的路啊,下面就应该轻松了。

通往万佛山顶的路仅容一人通过,太胖的朋友可要三思哦,我通过是问题的。嘻嘻……

下山的路已经修整为整齐的台阶,不要觉得这是好事,这预示着收费即将来临。

下了万佛山,踏着夕阳沿着大路前行,很快来到了老鸦砣村,村里只有三户人家有人住,其他的都搬出去了,选择了其中一家住下,这是一家很朴实的山里人,吃过农家的晚餐,我已经是疲惫不堪,谢绝了主人看电视的邀请,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一夜无话·············

安静去山村让我一夜深深的入睡,忽然间感觉外面好亮好亮,睁开眼一看已经是时近六点,迅速起床想去看看山里的日出,顺来时候的路返回,转过一个弯就是看日出的地方了,天气不太好,只能看到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跳跃出来,虽然不算震撼,但也不失靓丽········(顺便提一下,山里用水略显困难,到了这里一定要注意节约用水哦,\(^o^)/~)

晨光掩映下的山村显得安静祥和,主人家的房子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坚固如新

带来这种祥和气息的还有主人家的一只猫和两条狗

这是什么?·········哦,原来是主人家孩子的玩物,这可是真家伙啊,应该叫梭镖吧?或者是红缨枪,但是没有红缨咯,想必曾经是主人狩猎的工具之一吧,(*^__^*)嘻嘻……

这就是我们的早餐,玉米糁熬的很到位,菜是西红柿炒土豆丝、辣椒丝,西红柿土豆和辣椒都是农家自己种的,吃起来感觉很好

吃过早餐告别了主人,我们继续前行,下一个经典之处是英姑峡,一路风景不断自不必说,留下这颗老树是应为感觉他很有型。

走在路上忽然看到一个观景平台,哦哦哦,原来是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进了英姑峡·············

英姑峡,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层岚叠嶂,奇峰耸立,倒也有些张家界的味道,可惜缺水严重。此峡谷原先是进行过旅游开发,后来因为投资方资金问题而搁置。整个峡谷近乎荒废,台阶路年久失修,路上杂草丛生,台阶路是为了旅游开发而修的,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于是乎就衰败成现在的模样了。穿过新修的旅游公路顺峡谷走到底,就是南掌村,村后的一棵老榆树颇有年数了,枯枝与新芽并发,一派老当益壮的味道。老榆树已经用青石栏杆圈了起来,古树前面还有一小庙,据说古树前面还有块文字不甚畅通的打油诗碑文,碑的最下面刻的名字估计是旅游区投资者的大名,此情此景让人心生笑意,我匆匆路过没有在意去看。不过峡谷中岩壁上“英姑峡”与“隐龙谷”几个大字篆刻的倒是有些气势磅礴。

顺着陡峭的台阶一步步小心下降,沿途美景只有身临其境才可领略去美妙之处,我言语匮乏就不讲了,大家看看图自己选择吧,虽然这片片拍的不如人意,惭愧啊··········

穿过新修的旅游公路,原本完整的古道给人为的分割,想想这也是发展的需要,我们就面对吧。回头看看跨过旅游公路我们刚刚走过的路,你能看出来哪里是路吗?行程中看到许多石刻,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反正有些是被修路留下的碎石淹没了

伯仲石鸡肠鼠肚起内讧反目成仇落骂名伯仲季叔四兄弟化作丑石供批评

伯仲和季字都有了,唯有叔字一半埋于碎石之间。略有遗憾啊“万佛山寺钟声传英姑岩前来观景”,看文字应该是开辟景区时候所做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试客公开了我的真容,本人喜欢户外,驴行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旅行中的美的含义对于我说就是累并快乐着,发现原始之美是我不息的探寻。希望这篇流水帐式的探路游记能勾起我更多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