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东极驻村日记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混”在村民中,很难分辨出李炳龙这个“外地人”。“我本来就黑,来这里以后,晒得更黑了。”8月26日,在东发村村委会,李炳龙憨厚地笑着对我说,“出发前,媳妇给我准备了防晒霜,可来到这儿以后,看当地人都不用这个,我要是把脸抹上白乎乎的一层,看上去会有些格格不入,就不用了。”34岁的李炳龙是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第一书记,年10月从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来到这里驻村。8月下旬,我随市场监管总局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所属的县级市抚远调研采访时见到他。采访的时间比较短,但这个黝黑壮实的年轻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要到他的驻村日记,更加读懂了他。比亲人更亲抚远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远。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它也的确远——这里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之称,是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年,抚远市以群众满意率全省第一的成绩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截至目前,无新增和返贫人员,贫困发生率为0。东发村位于抚远市城区以东18公里,全村耕地总面积3.2万亩,常住户35户66人,支部党员17名。李炳龙是年10月17日来到东发村的。到村第一天,他就与村书记、工作队和组织部同志一起到脱贫户张维国老人家中帮着采收白菜、萝卜。在当天的驻村日记中,他写道:“经初步了解,东发村仅有脱贫户1户,户主张维国,老伴儿任玉兰,两人均超过70岁……脱贫户详细情况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具体分析查看收入构成,深入了解有无慢性病、重大疾病等问题。”唯一的脱贫户成了驻村书记的重点帮扶对象。“任玉兰有精神疾病,张维国有一定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尚可,致贫原因主要是家中无儿女,所以无劳力,而且无土地。”李炳龙说,后来村里垫资为他家购买鹅雏,希望扩大养殖规模来增收。不仅如此,张维国家中发生大事小情,李炳龙都会第一时间关心和帮忙。当然,他的照顾对象还不仅仅是脱贫户。“村里的老人有急事,第一时间就想到炳龙,村民们早都把炳龙看作是东发村人了。他这个第一书记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通江镇副镇长白雪冰一脸赞许地告诉我,前段时间发大水,村镇干部轮流24小时值班,炳龙也一直冲在一线。真心换真心“晒场必须推进,我任期结束之前必须建完,有困难就克服困难,东发村将近3.5万亩耕地,没有一个自己的晒场绝对不行!”这是李炳龙的驻村日记中,少数使用感叹号的句子之一。“很多村民都提出了晒场问题,所以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李炳龙说。今年8月晒场已经建成。高高兴兴地帮着乡亲们在晒场上晒稻子,他心中升起小小的成就感。推动粮食晾晒场、村内道路扩宽、农田路桥涵整修等项目入库、落地,解决村民急难愁盼的基础设施问题;确立打造以大米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农产品和电商销售渠道的产业发展思路,为村集体经济再开新源;建立村“两委”和工作队重点时段24小时值守制度,确保村民办事找得到人、村里有事顶得上去;冲锋边境管控、疫情防控、秸秆禁烧、防汛抗洪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带动全体党员当先锋做表率……用“点多线长面广”来形容第一书记李炳龙的工作范围格外贴切,难怪带队前来调研的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司司长于军在听了李炳龙的汇报之后感慨:“第一书记真是什么都要管、什么都在做啊!”年12月29日,李炳龙在驻村日记里写道:“下午上张维国张叔家坐了一会儿,跟他研究了一下他明年增收的问题。张叔提出想养大鹅,我建议他养小鸡,到时候我们帮着联系销售。让我没想到的是,张叔认为村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养殖导致的人畜混居。提到人居环境问题,站位还挺高,让我刮目相看。养殖确实是个大问题,想解决困难很多,现在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思路,还是得学习啊!”对驻村干部来说,处处皆学问,处处也都可能受到“刮目相看”的触动。“我们驻地工作队的目标是以推进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兴村富民。”李炳龙说,他们始终将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乡村建设水平作为驻村帮扶的最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的乡村新貌。年3月4日的驻村日记中,李炳龙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下午正在村委会办公,海洋突然接到村民电话,说脱贫户张维国张大爷中午喝酒喝到不省人事。和云龙、海洋、吴叔赶到张大爷家时,屋里聚了不少人……救护车来了,几个人合力把老头儿抬上车,海洋跟车,我和云龙单开一辆车,医院……输液到快8点,老头儿醒了。问他到底喝了多少酒,答曰将近1斤白酒……回到家已经是9点多,按照二月二的传统习惯,用推子自己剪了个光头。本来想剪个毛寸,但是身心俱疲没有精力了,索性全剃光了省事儿。”处理类似的突发事件也是驻村工作的日常。读到这则日记的最后一句,有些忍俊不禁,但又觉得有点酸。尽管对酒有着“切肤之痛”,逢年过节李炳龙还是会送酒上门。年1月2日,新年第二天,他拿了两瓶酒去张维国家。“老头儿没啥别的爱好,每天就爱喝点儿,所以一边给他送酒一边嘱咐他一定不要贪杯。”李炳龙笑着说。在这一天的日记里,他写道:“给海洋家叔也带了两瓶酒。来村之后在海洋家蹭饭的次数自己都数不清了。想交伙食费老两口也不要,只能遇到年节拎点儿东西,算是一点儿心意,感谢他们对我这个不会做饭的第一书记的照顾。”“亲人”付出的真心,村民们也在以真心回报。已经在路上去年12月17日,驻村工作队队员佟大勇的父亲出殡。佟大勇是抚远市委组织部选派的驻村干部,家在生德库村。老人是两天前晚上走的,平日里身子骨挺硬朗的,晚上上个厕所人就没了,挺突然的。“勇哥说救护车赶到用了20多分钟,来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得到这个消息,我感触挺多的。”李炳龙说,他的第一反应老人可能是突发心梗,因为没有基础病,病程又太快。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写道:“记得之前在卫健委的一个征求意见稿中看到,大城市要在公共场所大面积推广AED了,为的就是为心脏病人最大限度争取时间,那么欠发达地区呢?广大农村地区呢?似乎比救护资源相对充沛的大城市更需要。城乡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只是经济收入上的,也包括各种公共资源和服务的可获得性,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啊!”不仅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同理心,还有由点及面看到城乡差距的视野。而弥补差距需要包括驻村第一书记在内的人们付出持久的努力。村里兴建的电商馆,一直是李炳龙比较“头疼”的问题。“钱花了,馆建了,怎么才能把它运营好?”他分析,目前村里一没有人才储备,二没有特色产品,人才储备的问题短时间内解决不了,所以应该朝产品方向发力,只有自主品牌产品真正上市销售并形成规模后,电商这种“互联网+”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偏远的边陲小城抚远来说,村级电商平台的建立无疑可以为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开辟一条新路,而在“修路”的同时,把人员配备、品牌打造等“上路”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才能“路尽其用”。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已经在路上。在抚远,太阳“上班”早。8月末9月初,3点多天已经蒙蒙亮。市区看日出的最佳位置在南山之巅的东极阁。站在东极阁极目远眺,黑龙江蜿蜒流淌,霞光一点点晕染云层。当太阳终于冒出脑袋,霞光给万物染上瑰丽的色调,披上簇新的外套。在这里迎接第一道霞光,像迎接初生婴孩般的欣喜与感怀在心中荡漾。那是希望的模样啊!就像你看到一个年轻的驻村书记一笔一画写下的日记时一样。播撒希望的种子8月下旬的那次调研采访点多线长面广,对抚远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但对具体的点的探访,有些匆忙。那天没来得及跟李炳龙细聊,但我对他印象深刻。这个黝黑壮实的第一书记,让我想起了同事万晓莉。去年她到山西壶关县担任挂职副县长。上个月她回北京办事时我正好遇上,她的脸明显比以前黑了。我开玩笑说:“您的肤色比以前深了一个色号啊!”她告诉我,当地人都不戴帽子遮阳,她觉得自己戴个帽子去田间地头,会让村民觉得“隔了一层”,所以也就不戴了。当时,看着她黝黑的皮肤和真挚的眼神,我有些莫名的感动。在抚远,看到同样黝黑同样真挚的李炳龙,我心底也泛起同样的感动。这何尝不是一种“异曲同工”?无论驻村当第一书记,还是挂职当副县长,首要的一步是让自己跟村民近一点,再近一点。走近他们,融入他们,关心他们,帮到他们。回到北京,写稿的过程中我觉得内容不够充实,就请他发些驻村日记来看看。当我读到这些一笔一画写下的文字,更深的感动伴随着更多的了解在心中升腾——“感动”这个词还略显单薄,我久久无法平静。那粘着泥土的字里行间,渗透了那么厚重的情感——一颗想为村民们多做点实事的拳拳之心。他发来的日记中,有一篇的内容把我的眼眶看湿润了。年1月2日,他写道:“其实我最期望的锻炼岗位一直是教师,去哪个乡村中学、小学给孩子们当两年老师,感觉能比当两年第一书记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给孩子们讲课还是有点儿天赋的,记得本科我们组队去陕西实践活动,一个队里光省状元就有4个,但是去当地学校讲课的时候,愿意听我讲的孩子最多。从2点一直讲到7点,讲到学校都停电了,就摸着黑讲,孩子们还是不让走。加了上百个孩子的QQ,结果因为QQ被盗也断了联络。按年纪看,当时那批孩子应该已经本科毕业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当时说的走出家乡去外面看看,有一个也好。”后来我才知道,李炳龙是北大教育学院硕士毕业,关心教育的种子应该早早就在他心中埋下了。无论在哪里,都在播撒希望的种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