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乡亲谋发展壶关县刘寨村党支部书记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情系乡亲谋发展★奋进奖★壶关县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玉珍产业是支撑脱贫的基石,程玉珍经常组织村里的“半边天”商讨发展大计。第一次见程玉珍是在去年6月的壶关县刘寨村,再次见到程玉珍是在我省“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太原座谈会上,与第一次见面相比,这位巾帼英模多了几分干练、更多了几分自信。“我是年嫁到刘寨村的,后来我和丈夫外出打拼,在县城开了美容院、旅行社,还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做得风声水起。”程玉珍对记者说。程玉珍两口子人在外地,心里却惦记着老家的村民,时常给困难群众捐钱捐物。在年的农村“两委”换届中,乡村两级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多次上门劝她回村参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程玉珍几经斟酌,毅然放下手头的生意,回到刘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一年程玉珍40岁。在刘寨村流传着一首民谣:“刘寨西岭沟,十年九不收,长了一个大谷穗,还叫圪蛉偷吃喽”,村民年人均收入长期徘徊在元左右,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达36%。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程玉珍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改居”。她召集支村两委干部商议,填平了2条沟,拆除了40多户,统一规划建设40余套二层楼,让群众搬出了阴暗潮湿的土窑洞,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第二把火是“改路”。原来的出村路坡陡弯多路窄,出行非常不便。年开工,年建成了宽6米、长2.5公里的等级公路。第三把火是“改水”。村民一贯吃的是旱井水,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村里统一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让村民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程玉珍不但自己拿出80余万元,还用自家的美容院抵押贷款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在每一项工程建设中,程玉珍都亲自上阵。有一次她摔倒在工地,左胳膊骨折,到医院检查包扎后,就打着绷带又返回工地。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好了,程玉珍又开始琢磨如何让农户的腰包鼓起来。经过多方咨询、走访、考察,程玉珍发现建设蔬菜大棚见效快、收益大、带富能力强,于是筹资80万元先建了10个大棚,计划承包给贫困户经营,可贫困户都不敢接。程玉珍首先找到了村里的蔬菜种植户张雷平,果断地说:“挣了钱算你张雷平的,上交村里承包费,赔了钱算我程玉珍的!”她还帮着找技术员、跑销路,秋后一算,张雷平一家净收入30多万元。有了示范引领,村民们纷纷找上门来,要求承包大棚。程玉珍趁热打铁,吸纳贫困户56户,成立了新天地、新世纪两家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金融贷款、社员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新建大棚88座,实行“六统一”管理,全部承包给能人大户和贫困户经营。现在刘寨村的KW光伏发电站、规模化养羊场、石磨豆腐厂、手工酿醋厂、小杂粮加工厂都成了村民的摇钱树,不但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有事干、有钱挣,而且还让无劳动能力的村民也能享受集体收益分红,有依靠、有保障,实现了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年刘寨村整村脱贫。临别,程玉珍对记者说:“附近有一处教育基地,有两处温泉井,还有采摘园,你看,这不就能吸引人来了吗?”原来,乡村旅游的框架在她心中已经搭好,刘寨村在程玉珍的带领下明天肯定会更好。来源:长治日报编辑:秦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