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关农商行金融活水擦亮西红柿小镇特色

北京好看皮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8286.html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十年九旱的太行山干石山区,旱地西红柿却激活了这个小镇的致富“密码”;旱地西红柿也在长治市壶关县店上镇上演着从“大路菜”变成“金疙瘩”的故事。店上镇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目前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旱地西红柿种植格局,现种植旱地西红柿余亩,拥有座设施蔬菜大棚。打造出了“旱地西红柿小镇”的“红色”品牌。

图为:壶关农商行工作人员在田间走访

今年4月,正值春耕时节,农田里,农民们除草、翻土、起垄、育苗、修补……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当农商行客户经理再次去往中桥村拥有80亩西红柿种植规模的郭师傅田中,郭师傅正在自己建的大棚里育苗。一起回首,年,这是郭师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会儿种植规模小、种植经验不成熟的郭师傅承包了20亩地来种植西红柿,当时的郭师傅做服装生意失败,对初到种植行业的他来说,起步资金成了当时的最大的难题,店上信用社直接为郭师傅信用授信5万元,解了郭师傅的燃眉之急。之后,郭师傅的种植规模也从原来的20亩陆陆续续增加到了80亩,贷款也从原来的5万元变成了10万元、20万元,80亩的旱地也成30座设备设施齐全的春秋大棚。如今,傅郭师已经从原来的贷款户转变成了存款户。

不负农时不负春,为护航全县辖区春耕备耕。今年来,壶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坚持支农支小原则,下沉乡镇、村庄,全面推进由整村授信到整村用信的转化过程。

截至今年5月底,壶关农商行乡村振兴事业部店上小组已完成发放涉农贷款户,贷款金额.06万元。其中,合作社40户,贷款金额.68万元;个体农户96户,贷款金额.38万元。

“因农而兴”,也“因农而盛”,壶关农商银行也必将这份“兴盛”反哺给家乡百姓,使金融活水流进千家万户,为推动当地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力量。(赵华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