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圆梦壶关县转型发展蹚出绿色小康路

干旱、贫瘠、石厚土薄、靠天吃饭,是上苍赋予壶关大地世世代代的固定模式与自然禀赋;坚韧、厚道、睿智、奋进,是太行山与大自然赋予壶关人生生不息的力量。不怕吃苦的壶关人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摸爬滚打,咬住荒山造林不放松,万众一心、无私奉献,森林覆盖率由3%增长为52.6%……壶关县取得了旱作农业、荒山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从恶水穷山到绿水青山的跨越壮举和艰辛实践。

进入新时代,壶关县紧紧围绕市委“聚焦转型发展、民生保障、安全稳定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谱写长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中心工作,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北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全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发展高地,奋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壶关篇章:

——高质量转型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三对六最”营商环境基本形成;立足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主动融入长治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区,主动对接中原城市群等经济圈,不断做优做强特色农业、新能源、文化旅游等十大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高质量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动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动高质量全域旅游发展,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高质量乡村振兴格局基本形成。依托脱贫后五年过渡期的稳定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着力打造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高质量新型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县城功能品质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壶关县域成为群众宜业宜居乐园。

——高质量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严格划定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准入清单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等严格执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践行。

——高质量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就业、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保等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平安壶关建设再上新台阶,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来源:长治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